欢迎光临星空体育平台官网
PRODUCT CENTER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销售热线:
Contact Hotline
0517-82828868 13600408766
传真:0517-82828868

E-mail:yingfa@szyfdz.net

公司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保滩镇周集工业区民生路

多元化+出海奶粉行业迎来20时代

发布时间:2025-04-22 12:47:33   来源:星空体育平台官网
 

  趁着DeepSeep这股东风,恒生科技今年大涨,年初至今已涨26%+,行情走得是波澜壮阔。

  每次市场热情高涨的时候,就有朋友想要进来分一杯羹,于是作为商业媒体的我,自然成了朋友们咨询的对象。

  此刻,虽然港股的科学技术板块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科技和医药一样,作为投资领域的七尺跨栏,想要越过实属不易,耳边此时响起祖师爷的声音,“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于是,我告诉朋友们,消费类的需要我们来关注一下,奶粉行业就还不错,朋友呵呵一笑,知道现在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你可别坑我。

  此话不假,人口下降是趋势,但一如前两年苹果一家市值抵中国十来家科技公司市值的时候一样,在无人问津的时候,也许就是掘金的时刻。

  80、90年代的婴儿潮,是1.0时代乳制品行业掘金的底层逻辑。这个时代里成长出一批很有代表性的企业,伊利、蒙牛、飞鹤、合生元(健合)等。

  人口向上,经济红火的背景下,奶粉企业增长是确定的。这样一个时间段,谁能做好品牌、做好供给就能把握住掘金的机会。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行业震动,新的洗牌机会来了。“外来品牌好念经”成了奶粉行业的“时代显学”。

  典型的如健合集团,彼时还叫合生元,借助品牌积累,推出法国原装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一众乳企巨头的围剿中打开了市场。

  健合增长的底层逻辑很简单,用好的产品加上穿透心智的品牌,抓住市场需求的空白和痛点,迅速起量。

  乳制品增长是有周期的,奶粉行业红利释放末期,1.0时代有了另一次洗牌的机会。

  从2019年的消费国潮开始,家电、数码、奶粉几乎整个消费领域都迎来一波结构性的机会,消费市场主体人群从80后换成了90后,叠加消费升级的东风,奶粉行业迎来了结构性机会。

  比如飞鹤奶粉,坚持做国产奶粉,打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的定位,现在已经从一个边陲小厂做到行业第一。

  婴儿潮也好,国产高端化也好,1.0时代的奶粉行业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规模为王。规模是品牌,是利润,也是壁垒。

  2.0时代的奶粉行业,没有了昔日的快速地增长,人口形势比人强,不仅奶粉行业告别了高增长,整个乳制品赛道都面临着质疑和考验。

  澳优立足羊奶粉赛道,打出差异化竞争的底牌,产品主打中产家庭,迅速获得增长,今年上半年,澳优核心羊奶业务更是大增20.2%,毛利15.98亿元,同比增长8.4%。

  2.0时代中逆势增长,实属不易。但澳优仍然找到一条新的增长之路,并推动整个奶粉行业向着新方向增长。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羊奶粉市场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羊奶粉市场同比增长12.7%,规模达到了167.1亿元。这两年,羊奶粉的市场规模也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铺垫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是想说明一件事,任何行业里,永远都有结构性的增长机会,就像汽车行业,17年汽车整体销量见顶,如今,国产新能源强势崛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比亚迪一飞冲天。

  还是拿澳优来说,前几天澳优旗下的专业营养品牌NC发了一个战报:“澳洲品牌鼻敏益生菌”全国销量第一。这样的产品在天猫、京东等平台都获得了热销榜第一,而且收获了超10万次好评,好评率高达98.2%。

  现在很多家庭就一个孩子,谁家孩子都是心肝宝贝,80后生人的我,小病抗一抗就过去了,冬天冷了就多穿点,但10后甚至20后不同,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健康了,张着嘴睡觉都要去医院看看,有耳都得去医院掏掏。

  对于奶粉企业来说,这样的成绩是很有意义的,意味着多元化战略已经被市场验证了。

  奶粉赛道天花板接近了,但品牌的增长上限还远没有触顶,关键是找得对新品类。比如向营养品等赛道进军。

  健合集团也早早地走在了多元化的路上,布局相比澳优还要更早一些。早在2015年就收购澳洲自然健康品牌Swisse,切入成人维生素和保健品市场。

  为啥澳优能跑得出来,核心大单品NC舒鼻益生菌?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大全家营养健康布局,业务上第二增长曲线有了更多新可能。而且益生菌之外,养胃粉、益生菌首护及每日营养系列也都增长得不错。

  在此之上,奶粉企业能不能进化出“第三曲线、第四曲线”?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验证。

  如果说,第二业务增长曲线是奶粉企业的价值长度,那么,时间就是用来衡量成长的尺子。只是这把尺子,也许不总是那么精准罢了。

  对于奶粉企业的价值,我有一个“暴论”:“当下这一段时间节点上,优秀的奶粉企业都是被低估的。”

  飞鹤200亿的营收对应500亿港币市值;澳优超过70亿的营收对应35亿港元的市值;健合集团140亿的营收对应60亿的市值。

  一方面是市场情绪,更多的人可能还是认为乳制品赛道没有想象力了,另一方面,可能是没能清楚看到或者仍不认可奶粉企业们的成长性。

  我们扪心自问,多元化的机会、结构性机会仍在,这些奶粉企业未来成长性真的不能兑现吗?

  以澳优为例,除了国内多元化业务搞得有声有色,海外市场的营收慢慢的开始大幅度增长。半年报显示,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7%,旗下品牌佳贝艾特已经是羊奶粉这个品类的销量冠军了。在海外,羊奶粉也同样是一个新的机会。

  像澳优这样的奶粉企业,其实早就从原来的单一市场奶粉业务驱动转向全球市场多产品驱动模式。

  诚然,当下奶粉企业的估值里,可能有国际化业务的成长性在,但我认为,这些成长性可能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应有的价值。

  对于第一点,时间会证明中国消费企业出海的竞争力。但我还是想说不要低估我们企业的出海能力。

  Tik Tok、TEMU的成功已经证明了我们的商业模式并不差,有走出去的能力。特别是澳优之类企业一开始就是全球化布局,海外扎根很深,背靠伊利,澳优出海大有可为。

  明朝时期为什么我们经济实力强大,原因主要在于外贸强盛,郑和舰队七下西洋,带来了强大的外贸出口。

  第三点:对于多元化和出海做得比较成功的消费企业,应当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

  当我们把视野拉高到全球消费市场,把自己当作世界公民,组织中国的供应链优势,组织高密度的人才(还非常勤奋),深度研究当地人群的消费需求,然后满足它。

  诚然,今天我们面临出生人口下降,但是存量规模还在,凭借着规模效应,再把产品卖到全世界,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我们有DeepSeek,我们有比亚迪,为什么咱们不可以有全球化的澳优、伊利?

  今天的市场,很多人盯着AI、盯着各种风口,不愿意把目光投向实体,但也正是如此,给了我们从实体产业寻找价值的机会。

  拿伊利来说,在对股东的回报上,即便在股价低谷期,伊利仍分红 76 亿守护股东信任。伊利之外,在对股东的回报上,澳优在持续地创造价值,利润不断改善的过程中,股东权益也在上升。

  最后,消费行业,本就是投资界的一尺跨栏,投资比的不是难度,而是长度,业务足够简单,足够长久的企业才是普通人要关注的方向。

  港股和A股相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估值的洼地,因为私有化流程相对简单,流动性又没那么好,如今澳优PB只有大约0.6PB,业绩也呈复苏的态势,以点带面,这也是整个奶粉行业的缩影。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澳优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上一篇:我武生物(300357)周评:本周涨945%主力资金算计净流入704349万元